持續擴大黨組織覆蓋范圍,推動黨建工作延伸至物業服務企業內部,有效破解了小區物業實體化運行難題。深耕物業管理,黨組織的引領是核心,多方力量的參與是重點,組織、人員、服務有機融合成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關鍵。
重慶市璧山區深耕物業管理難題,經過一年探索、兩年推開、三年覆蓋、四年深化、五年迭代,走出一條“小區黨支部統領為根魂、業委會實體化運行為關鍵、全體業主共同參與為內核、各方力量下沉為助益”的城市基層治理新路,在促進程序規范、提升居民參與度等方面取得成效。
璧山區持續擴大黨組織覆蓋范圍,不僅推動小區黨支部全面覆蓋,還將黨建工作延伸至物業服務企業內部。
構建一貫到底的責任體系。璧山區把黨建作為小區治理的核心驅動力,構建起系統的責任體系。完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,強化整體指導。同時,建立區領導結對聯系重點小區機制,針對治理難度較大的小區進行專項管理,逐個解決問題,實現問題的滾動銷號。著力建強 “鎮街黨(工)委—社區黨組織—小區(網格)黨組織” 這一主軸,形成以小區(網格)黨組織為核心,業主大會、業委會、物業服務企業、全體業主共同參與的多方共治格局。
構建一體融通的運行體系。積極探索業委會工作路徑,穩妥有序開展業委會實體化工作,厘清業委會和業主大會職權,確保小區業委會依法成立、規范運行、發揮作用。培育“紅巖先鋒物業”,持續推進開展物業服務領域矛盾糾紛“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”專項行動,對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問題逐一化解或落實處置措施。嚴格審核物業收費標準,建立健全物業誠信評價體系和退出機制,設置 “紅黑榜”,對物業服務企業的服務質量進行量化考核,定期督查,以此激勵物業服務企業提升服務水平。
璧山區全力搭建多方協作橋梁,推動社區黨組織、業主委員會、物業服務企業以及社區社會組織深度融合,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,確保更多業主能夠便捷參與基層治理。
搭建議事協商平臺。相關部門推動社區定期召開業主大會、舉辦小區事務協商會等。居民就小區重大事項發表意見,共同決策。例如,在小區停車位規劃、公共設施建設等問題上,充分聽取居民的建議,讓居民真正參與小區事務的管理。同時,開展各類宣傳活動,提高居民對小區治理的認識和責任感。通過宣傳《重慶市物業管理條例》等相關法規,增強居民的法律意識和自治意識。積極招募志愿者,參與小區的環境維護、文明勸導等工作,形成了人人參與小區治理的良好氛圍,極大地增強了小區治理的活力。
形成多方共治模式。建立“一征三議兩公開”制度,即“由小區黨支部牽頭征集意見,小區黨支部支委會提議、黨員大會與業委會商議、業主大會決議,決議情況公開公示”制度,有效推進小區加裝電梯等大事要事;建立“五方共治”機制,搭建黨支部、業委會、物業服務企業、社區“兩委”、網格五方議事協商機制,匯聚多方共治力量,推動基層治理主體從“物理整合”到“化學反應”,有效打通小區治理中的難點痛點堵點;開展“小區治理擂臺比武”,把管理好、經驗好、成效好的小區比出來,促進各小區之間相互學習、相互借鑒,評選“星級小區”“優秀小區黨支部書記”,加大精神激勵,增強小區內部凝聚力。
通過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,璧山區有效破解小區物業實體化運行難題,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。璧山區將繼續順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,深化改革創新,將社區治理和網格化管理深度融合,同時推動兩項工作的組織、人員、服務“三融合”,提升精細化治理、精準化服務水平。
(作者單位分別為重慶市璧山區委社會工作部、重慶市大渡口區希望心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)
來源:《中國社會工作報》6月12日3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