業委會誹謗業主,被判公開道歉
2025-08-12 08:18:30
admin
當上業委會就是大爺?
杭州市蕭山區上府小區業主金某,因認為該小區第一屆業委會財務不透明、搞一言堂,于是履行正常的業主監督權利。但在和業委會溝通的過程中產生矛盾,遭到業委會成員辱罵。業委會還在微信公眾號上公然誹謗該業主,誹謗其欲找親戚私自承包小區水務改造工程、圍標、以公謀私、誘導投票等。為煽動業主對其產生對立情緒,業委會公眾號多次對金某指名道姓,并宣稱“有人企圖以公謀私”,還使用“抹黑”、 “別有用心”、“對監控改造議題進行誘導”、“自導自演”、“惡果”等詞語,激化業主之間的矛盾。金某認為名譽權受損,將上府第一屆業委會告上了法庭,要求消除影響,恢復名譽,并承擔必要費用。法院認為,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、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。認定業委會存在誹謗行為,并造成了原告金某的社會評價降低,侵犯了金某的名譽權。
最終,法院一審判決杭州市蕭山區上府第一屆業委會立即停止侵權行為,刪除案涉文章,使用案涉公眾號公開發布道歉聲明,向業主賠禮道歉。道歉內容及形式須經過法院事先審核,道歉聲明保留7日。《民法典》規定公民依法享有名譽權,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。微信、微博等網絡社交平臺并非是絕對的私人領域,更不是法外之地,參與者在發表言論、發布信息時要注意恪守禮儀規范,遵守法律法規,尊重他人,不能口無遮攔,更不能逞一時之快口出惡言,造成侵權行為,觸碰法律底線。